出诊时间:每周六下午
林彩霞: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;硕士生导师;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院主任医师;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系主任;小儿推拿联盟副主任委员;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;198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(现北京中医药大学)中医系五年制中医专业。1984年至1996年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主治医师;1996年-2015年任教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推拿专业,同时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院。对常见成人及小儿的急慢性损伤性疾病、内妇科杂症、小儿保健推拿等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;负责并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和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;著有《图解小儿保健按摩》等多部著作。
擅长治疗:小儿脾胃病症如便秘消化不良、厌食、腹泻、腹痛、流涎等症;小儿肺系病症如感冒发热、咳嗽等;小儿肾系病症如遗尿、尿频、发育迟缓等;小儿惊悸、夜睡不安、小儿腺样体肥大、小儿肌性斜颈、儿童多动综合症等。并擅长通过中医外治手法刺激小儿特定穴位和部位,治疗小儿常见病症。
小儿厌食并非简单的“挑食”,在中医看来,这背后藏着孩子身体发出的“健康信号”。
中医认为,小儿“脾常不足”,脾胃功能尚未完善,若喂养不当、寒温失调,都可能让脾胃“罢工”。有的孩子爱吃零食、冷饮,寒凉伤了脾阳,运化功能减弱,自然没了胃口;有的孩子积食日久,胃里像塞了“垃圾”,浊气上逆,反而觉得腹胀恶心;还有的孩子体质虚弱,气血不足,脾胃缺乏“动力”,吃再多也难以消化吸收。
对付小儿厌食,中医讲究“调”与“养”。比如用健脾开胃的山楂丸,帮孩子化解积食;通过推拿按摩足三里、中脘穴,唤醒脾胃活力;日常饮食多添山药、小米等温补食材,让脾胃慢慢“找回状态”。更重要的是,要给孩子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,少让零食“抢了正餐的位置”,别让追喂变成“压力喂养”,让吃饭回归轻松自然的状态。
孩子的小嘴巴很诚实,脾胃舒服了,自然会主动张开。与其焦虑“孩子吃太少”,不如跟着中医找找厌食的根源,用温和的方式,让脾胃重新爱上吃饭的感觉。责任编辑:王怡萱(EN097)
配资开户流程,在线配资门户论坛,配资平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